蠕动泵加药机故障排查:泵不出药、药液滴漏或倒流如何解决?
蠕动泵加药机因其输送精度高、流体隔离等优点,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、化工、制药、食品饮料等领域。然而,在日常使用中,操作人员常会遇到泵不出药、药液滴漏或药液倒流等问题。这些故障不仅影响生产效率,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安全事故。
本文将从现象出发,系统地分析这些故障的根本原因,并提供详细的排查步骤和解决方案。
一、泵不出药(无流量或流量不足)
这是最常见的故障之一。当发现加药机不工作或流量远低于设定值时,请按以下顺序排查:
1.检查动力源与基本设置
•电源与开关:确认加药机已通电,电源开关处于“开”的位置。
•运行状态:检查控制器是否在运行模式,而非停机或待机状态。
•设定参数:复核流量和转速设定值是否正确,是否被意外调低或归零。
2.检查泵管(软管)——最核心的排查点
蠕动泵的原理是通过滚轮挤压泵管产生负压来输送流体,因此泵管是最大的“耗材”和故障点。
•泵管破损或老化:长时间使用后,泵管会因疲劳而失去弹性、出现裂纹甚至完全断裂。解决方案:立即更换新的泵管。请务必使用泵厂家推荐或原装的泵管,其尺寸和材质(如耐腐蚀性、耐磨性)直接影响泵的性能和寿命。
•泵管安装错误:
◦未正确卡入卡槽:泵管必须完全嵌入泵头的卡槽内,否则滚轮无法有效挤压。
◦方向错误:确保泵管的进口和出口方向与滚轮转动方向匹配。
◦解决方案:关闭电源,重新按照泵头上的指示箭头正确安装泵管。
•泵管压块过紧或过松:
◦过紧:会急剧加速泵管磨损,导致流量降低并缩短泵管寿命。
◦过松:滚轮无法形成有效的密封,导致负压不足,无法吸液或流量小。
◦解决方案:调整压块的压力,确保滚轮挤压后泵管能完全回弹,且无明显缝隙。参考设备手册进行调节。
3.检查进口管路
•进口堵塞:检查药桶底部的吸液阀或过滤器是否被杂质或结晶物堵塞。解决方案:清洗或更换过滤器/吸液阀。
•进口泄漏:检查吸液管各接头处是否密封严密,如有漏气会破坏真空度,无法吸上药液。解决方案:紧固接头或更换密封圈。
•吸程过高:蠕动泵的自吸能力有限(通常建议在3米以内)。如果药桶位置过低,可能导致吸力不足。解决方案:尽可能降低吸程,将药桶置于泵体上方或同一水平面。
4.检查药液本身
•药液粘度过高:过于粘稠的液体会增加泵的输送负荷,导致流量下降。解决方案:确认药液是否符合泵的粘度要求,必要时可考虑稀释(如果工艺允许)或选用更大功率的泵型号。
•药液结晶或凝固:在低温环境下,某些药液可能结晶,堵塞管路。解决方案:对药液或管路进行保温。
二、药液滴漏
滴漏通常发生在泵头或出口接头处。
•泵管破裂:这是滴漏的最主要原因。泵管在长期挤压下,会在特定点(通常是挤压点)产生裂缝。解决方案:立即停机,更换整根泵管。检查旧泵管的破裂位置,如果总是固定在同一位置,可能需要检查泵头滚轮是否有毛刺或损坏。
•接头松动或密封圈老化:出口端的快插接头或卡箍接头可能因振动而松动,或其内部的密封圈老化失效。解决方案:紧固接头或更换密封圈。
•泵头清洁问题:泵管破裂后,药液会渗入泵头内部,如果没有及时彻底清理,残留的药液会持续流出,造成“滴漏”的假象。解决方案:彻底清洁泵头内部。
三、药液倒流(虹吸)
当泵停止工作时,药液在重力或虹吸作用下从出口倒流回药桶,严重影响加药精度,甚至可能污染源液。
•原因:根本原因在于泵停止后,泵管无法起到“阀门”的作用。如果出口管路低于药液液面,就会形成虹吸。
•解决方案:
1.安装止回阀(最有效的方法):在泵的出口端附近安装一个机械式止回阀。这是防止倒流的标准做法。
2.优化管路布置:在泵的出口端制造一个“高点”(U型弯),使管路最高点高于药液液面,这样可以破坏虹吸条件。
3.使用具有防虹吸功能的泵管:有些蠕动泵具有“管堵即停”功能,并在程序上设置了停机时使泵管被挤压点处于关闭状态,但这并非绝对可靠,仍建议加装止回阀。
总结:预防性维护是关键
为了避免上述故障,建立定期的预防性维护计划至关重要:
1.定期更换泵管:根据使用时间和输送介质的腐蚀性,制定科学的泵管更换周期,不要等到破了再换。
2.保持清洁:定期清洁泵头和管路,防止药液结晶或杂质积聚。
3.定期巡检:每天检查是否有漏液迹象,听泵运行声音是否有异常(噪音变大可能预示轴承或泵管问题)。
4.建立备件库:常备易损件(如泵管、密封圈)和关键备件,以确保故障时能快速更换。
通过系统性的排查和良好的维护习惯,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蠕动泵加药机的故障停机时间,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精确。